首页 > 军事新闻 > 曾经禁止中国人入内!如今,在这一领域我们领跑世界→
曾经禁止中国人入内!如今,在这一领域我们领跑世界→
查看次数:375 次 发布日期:2022-12-30 来源:央视网

转自:央视频

老一辈“银河人”

白手起家,打破垄断

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

能够自主设计和制造

巨型机的国家

怎么做到的?

因病失去双腿的他

在轮椅上演绎“加速人生”

背后有怎样震撼的故事?

《红心向党·强军故事会》

正在央视频热播

一起了解他们的热血故事

01

一天不拖!一次不少!

一分不超!

让“银河”璀璨世界舞台

你见过它吗?

这个年代感十足的

神秘“大柜子”

它就是我国

第一台巨型机——“银河-I”

庞大的它“矗立”于展厅

仿佛在向参观者“讲述”着

数十年前那段

值得歌颂的奋斗故事

 ↓↓↓

当时

我国没有自己的巨型机

也无法从国外购买

需要大规模计算时

只能将数据送到国外处理

花费高昂的价格

却只能租用低档的计算机

甚至在机房里

还有一间单独的屋子

禁止中国人入内

这件事深深刺痛了

身为科研人员的胡守仁

"靠买他们的计算机

是不行的

一定要搞我们的计算机!"

胡守仁所在的

国防科技大学前身

长沙工学院计算机系

当时便立下军令状

要研制我们自己的巨型机

六年时间,一天不拖

每秒亿次,一次不少

经费预算,一分不超

在中国的科研水平

元器件工业水平

都和国外有着

巨大差距的条件下

科研人员们

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是前所未有的

在“银河-I”巨型机的机柜里

密密麻麻交错的电线

有十万根之多

全部由第一代“银河人”

人工绕接完成

无一差错!

当年为了保证质量

每一个工人的工作

自己检查三次

同组的人员再检查三次

他们夜以继日、刻苦攻关

提前一年研制出

“银河-I”巨型机

打破了国外垄断

曾经禁止中国人入内!如今,在这一领域我们领跑世界→

第一代“银河人”的壮举

鼓舞着一代又一代

“银河人”奋力攻关

2010年11月16日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研制的“天河一号”

超级计算机

在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中

排名第一!

“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

更是连续六次夺冠

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完成从跟跑到领跑的

历史跨越

曾经禁止中国人入内!如今,在这一领域我们领跑世界→

同样

在计算机领域

还有这样一位教授

疾病使他与轮椅相伴

他却说自己很幸运

因为大脑还能思考

手还能动

一起走进

他与计算机的故事

↓↓↓

02

拳拳爱国之心!

他因病失去双腿

仍与代码“赛跑”

王戟是我国

“高可信”领域的

学术带头人

什么是“高可信”?

王戟的同事介绍

在军用武器装备上

都是有软件的

如果在火箭发射时

软件出现了bug或死机

造成的损失

将是无法估量的

王戟的工作

便是从底层逻辑

通过软件形式化的方法

保证软件运行的可靠性

降低出错的风险

他13岁考入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系

33岁评上教授

38岁获得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每一步都仿佛

被按下“快进键”

然而,2013年

王戟突发主动脉夹层破裂

经过14个小时的抢救

他保住了生命

却不得已进行了

双肢的高位截肢

从此只能和轮椅为伴

乐观坚强的王戟

并没有因为这个变故

按下人生的“暂停键”

他曾打趣说道

“我很幸运

我的大脑还能转

我的双手还能动

基本工作条件没有丧失”

那时,还在病床上的他

就经常看学术论文

了解学术前沿发展

回到岗位后

他在生活上尽量自理

还经常出差验收项目

曾一个月出差4次

……

他说

“为国家作贡献

是我们刻在心里面的情怀”

曾经禁止中国人入内!如今,在这一领域我们领跑世界→

电脑是很多人日常

学习和工作必备的工具

很多人觉得

超级计算机离我们很遥远

实际上

它的应用早已渗透到

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03

超级计算

筛选新冠药物

“天河”伴随你我身边

超级计算机在气象预测

大型工程模拟运算等领域

都有广泛应用

你可能想不到

超级计算与生物医药

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跨界”专家吴诚堃

带来答案

↓↓↓

疫情暴发时

吴诚堃和团队就开展了

相关的思考和探索

如何用超算

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

筛选出能够应急的药物?

传统的药物筛选方法

相对费时费力

而利用“天河”超级计算机

筛选药物则可以

大大缩短时间

吴诚堃和团队

对常见的6000多种

药物和化合物

进行计算筛选

同时,选定两种靶标

一共12000种要计算的任务

这其中还有很多子任务

如此大的计算规模

如果用普通的电脑

需要计算100年

而超算仅用6天时间

便筛选出了应急药物

曾经禁止中国人入内!如今,在这一领域我们领跑世界→

据介绍

吴诚堃参与的高性能计算

与新冠药物筛选项目入围

“戈登贝尔新冠特别奖”

这也是中国团队

首次入围该奖项

责任编辑:张俊 SF065

本文由 导航巴巴-分类目录-网站提交-网站收录-亿梦网络 发布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dh88.cn/details/3670.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