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新闻 > 如“吞金兽”一般吸引投资!AI商用淘金潮裹挟风险而来
如“吞金兽”一般吸引投资!AI商用淘金潮裹挟风险而来
查看次数:128 次 发布日期:2023-03-25 来源:环球网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科技巨头的人工智能竞争开始进入“群雄逐鹿”的时代。美国微软和谷歌两大科技巨头正在人工智能(AI)领域开始展开竞争,同时全球投资领域正在掀起针对AI商用的热潮。巨头加速进入赛道,热钱砸向AI科技,让一些媒体感叹AI产业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然而在投资热潮涌动的背后,越来越多的争议也开始指向匆匆投入应用的AI科技。人们对于AI商用时代的期待和担忧几乎同时来临。

AI应用不断推出

美国科技巨头微软21日宣布,该公司旗下搜索引擎必应整合的聊天工具将为用户带来AI绘图功能,而该功能背后的科技则是最近爆火的OpenAI旗下的DALL-E模型。在初始阶段,这项新功能仅通过必应创意模式提供,未来将在必应的均衡和精确模式下推出。微软还表示,图片生成功能将整合安全保障机制,避免生成“有害的”或“不安全的”图片内容。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为同微软抗衡,谷歌表示正在开放对话式计算机AI程序Bard的公共访问权限。微软在AI搜索方面的领先,让这个曾经的业界老大感受到了压力。

美国创意软件公司Adobe也在AI领域开始发力。该公司推出了萤火虫系列生成式AI模型。该模型将首先支持输入文本创作图片,还将支持生成视频和其他格式内容。

科技巨头为何急于推出AI应用,抢占产业高地?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互联网产业一般只认可龙头,存在“赢者通吃”的现象,“要么你的算法更为优秀,要么你的数据集更大,否则用户体验就无法提升。”盘和林称,AI产业可以不考虑短期盈利,但要考虑自身现阶段的积累是否足以提供完善、优质的用户体验。

如“吞金兽”一般吸引投资

专注于科技产业的网站TechCrunch本月发布的一篇分析认为,全球科技企业正加大对AI的投资,该领域正迎来一波“淘金潮”。咨询公司埃森哲近期调查显示,63%的机构受访者表示在所有数字科技中,AI科技已成为本机构的重中之重。与此类似,麦肯锡调查显示超过半数企业投入人工智能的预算占到公司整体数字科技预算的5%以上,63%的受访者认为今后3年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还会进一步增长。

不过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投资热潮下,不少心里存疑的投资者质疑人工智能的进步是否能赚到钱。美国著名的风险投资基金“涌现资本”创始人戈登·里特承认,AI领域的近期发展代表着重大的技术进步,但他担心的是,还看不到从中赚钱的方法。知情人士此前表示,OpenAI正以290亿美元的估值向微软寻求100亿美元的投资。然而,许多风险投资公司表示谨慎,不仅因为令人眼花缭乱的估值,还因人工智能集团在构建基础模型时需要大量资金。

一位投资者告诉《金融时报》,最近AI领域的飞跃发展堪比登月,“这是一项令人印象深刻的技术成就,只有拥有国家级财富的人才能复制这种产品。”另一位资深投资者则坦言,“人工智能公司的估值过高”。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元宇宙文化实验室主任沈阳告诉《环球时报》记者,AI产业其实多年前就已经形成,当下大火的一些AI应用严格来讲属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的范畴。

沈阳认为,目前AI商业应用主要有4种收费模式。第一是C端用户收费,也就是用户使用费。第二是通过API接口来收取调用费用。第三是大中企业的行业定制模型的费用。第四是接入不同的插件,然后在不同的平台当中进行整合。

“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在AI技术和商业结合方面做得比较好的领域。人工智能用于创作方面刚刚起步。”沈阳认为,“AIGC有一个特点,它是叫做‘重型’互联网,原来的互联网比较‘轻’,两三个人做个免费软件慢慢就能起步了。但是以微软AI产品为代表的应用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至少需要5亿—10亿人民币才能开始启动。”

AI产业如同“吞金兽”一般吸引着市场上的投资。但热钱持续涌来,让当下的AI投资似乎有一些泡沫的味道。《金融时报》称,相比构建AI基础模型的公司,许多投资者更愿意直接关注应用程序,他们在等待具有明显商业潜力的“杀手级应用”的到来。一位曾押注加密货币的投资者警告说,有时泡沫会从一个领域转移到另一个领域,“资金必须流向某个地方,在这些炒作周期中,会有许多被高估的东西”。

商业化之路争议不断

随着AI商业化进程快速推进,颠覆正在不断发生。然而关于AI商业化的潜在风险与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

《金融时报》认为,AI在短时间内成为炙手可热的行业焦点,也因此攫取大量财富和投资。这意味着少数个人和公司将控制该行业的大部分资源和知识。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发现,2020年,近70%的人工智能博士选择进入企业工作,而2004年这一比例仅为21%。同样,自2006年以来,受雇于人工智能公司的雇员数量增长了8倍,其增速远高于计算机科学研究人员的整体增长。《科学》杂志的论文作者对此表示担忧:“许多科研界的专业人员已经放弃了对这些场景的研究,因为他们觉得在资本垄断的背景下,自己根本无法与商业和资本竞争。”

能够快速整合生成内容的AI同样遭受到来自原创群体的强烈抗议。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媒体高管们正在与微软和谷歌谈判,希望从其AI产品输出的内容获得补偿。高管们给出的理由是AI的回复来得太容易,消除了读者进一步探索原始出处的意愿,造成原创内容点击量下降。今年2月,盖蒂图片社在特拉华州起诉了人工智能艺术公司Stability AI,声称该公司侵犯了盖蒂图片社的版权。

在实际的商业活动中,使用人工智能也面临着多种“灰色地带”。《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因为使用场景未被明确规定,员工在使用AI应用工作时态度复杂。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并没有告诉老板自己正在使用AI,因为担心会被指责“走了捷径”。也有受访者认为自己应该因此获得肯定与表扬,因为采取了更有效率解决工作的方式。在争议讨论之下,办公室里上演了戏剧性的一幕,一些人在偷偷使用AI工作,而一些人站出来抵制AI的参与。

本文由 导航巴巴-分类目录-网站提交-网站收录-亿梦网络 发布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dh88.cn/details/4368.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