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说:“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一个人如果总是执着于向外求,那么,很可能就会让自己疲于奔命,最终却无济于事;
真正聪明的人,懂得向内求,去探索自己、认识自己,所以,他们往往更容易过上自己所期待的生活。
01
向内走,拒绝精神内耗
生活中,有的人总是凡事都要求自己尽善尽美。
一旦达不到自己的“高标准”,他们就开始攻击自己,甚至会产生严重的自我怀疑与自我否定。
如此行为,只会让他们渐渐不堪重负。
我们常说要对别人宽容,事实上,有时候对自己,更需要一份宽容。
只有宽容自己的无能为力、宽容自己的无心之失,才能避免与自我发生冲突,让自己走得更快。
有一个成语,叫“杞人忧天”。
内耗严重的人,遇到事情总是习惯往坏的一面去想。
结果,他们让自己时时处于担忧、焦虑的状态中。
他们常常也会感到,自己一天什么事情也没干,却感到身心疲惫。
古人云:“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遇到事情,要用积极的、乐观的思维,去代替消极的、悲欢的思维。
如此,方可避免无谓的内耗,才能把时间与精力,用在更加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上。
02
向内走,拒绝纠缠琐事
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一个人的心大了,事情自然就小了;心小了,事情就会被放大了。
很多时候,导致我们烦恼重重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的思维方式。
如果我们总是害怕吃一点亏,不断的去计较、去争论,那么,很可能就会被困在琐事里出不来。
人生,有舍才能有得。
只有舍弃对眼下“蝇头小利”的执着,才能挣脱桎梏,看到更加广阔的天地。
内心敏感的人,总是能够轻易的察觉到他人情绪上的细微变化。
对方的语气稍微生硬一点,眼神稍微不友好一些,他们便会在心里细细思量:自己是否说错了什么话,是否做错了什么事。
如此敏感的心态,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谨小慎微,最终活得越来越累。
敏感是一种优势,但是,过分的敏感,就会增加自身不必要的负累。
学会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让自己“钝”一点,拒绝无谓的“多想”与“反刍”,才能找回自身的力量,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03
向内走,拒绝取悦他人
听过这样一句话:“丰富自己,胜过取悦他人。”
一个人如果总是试图通过“取悦他人”来赢得所谓的“人脉”,那么,他大概率是不会成功的。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想要获得有价值的人脉,首先要做的,就是让自身变得“有价值”。
当自身有了“高价值”,那些所谓的“人脉”,自然就会被吸引而来。
一味地追逐人脉,却不打磨自己,只会让自己白白受尽委屈,最终却什么也得不到。
人与人之间,本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
正是因为有了差异,这个世界才会变得如此精彩。
如果因为别人不喜欢自己,就放弃真实的自己去取悦对方,那么,到最后很可能不但得不到对方的喜欢,还会彻底迷失了自己。
人生在世,总会被某些人不喜欢。
只有放下对他人眼光的“介意”,勇敢的活出自己,才能让自己过得洒脱、恣意,才能不辜负生命中的每一天。
真正推动一个人前进的,是他内心的力量。
只知道向外看的人,只会看到外界的不足与问题;
只有懂得向内走的人,才更容易发现自身的问题,从而让自己冲破现实的阻碍。
愿你我,都能不断的向内走,修好自己的一颗心。
发布于: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