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新闻 > 吃饭时的一个习惯,可以让宝宝语言好,身体更协调
吃饭时的一个习惯,可以让宝宝语言好,身体更协调
查看次数:123 次 发布日期:2023-03-28 来源:热点综述

吃饭是生命发展的头等大事,但是你知道吗,吃饭时做好这件事,对孩子的语言发展、身脑协调、独立性和自信心都有很大帮助!

不卖关子,这件事就是不喂饭,让孩子独立进食。

这个习惯看似非常简单,但也仍有许多家庭没有做到,甚至孩子都已经上了幼儿园,家长在家里还追着喂饭。

今天,老岳就来讲一讲为什么培养自主进食会促进孩子能力的发展,以及家长该如何循序渐进帮助孩子养成这一习惯。

01 喂饭vs自主进食 选对方式很关键

相对于自主进食,喂饭的「优势」可以说是显而易见,比如缩短进食时间,更加干净卫生。

但从长远看,自主进食对孩子如下几项能力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只是在短时间内不易被家长所关注。

➤ 提高手部灵活性,有助于身脑协调发展

我们看不到嘴巴,却能准确把饭菜送到嘴里,这就是我们手口眼脑协调配合,本体觉发展良好才能达到的结果。

但在刚开始学着拿东西往嘴里放时,孩子们并不会一次就成功,总是把饭菜涂得嘴边哪都是,只有经过反复试验之后才能顺利吃上食物。

也正是这个过程,才能不断提高孩子的手部灵活性和身脑的协调发展。如果长时间喂饭,那么这样宝贵的训练机会也就在无形中被剥夺了!

➤ 锻炼吞咽咀嚼能力,助力语言发展

口部运用协调是儿童语言产生的重要条件,而吞咽和咀嚼这两个动作,正是口部运用最好的机会。

孩子在自主进食时,不像被家长喂流食时无需咀嚼直接咽下去,他必须舌头用力才能把要咀嚼的食物在口腔内进行翻滚、聚拢,将形成的食物糜团传递到舌根位置,最终吞咽下去。

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舌头灵活性,还能够让舌头变得更有力量。如此一来,就能帮助他在未来发音吐字更加清晰。

➤ 增加触觉刺激体验,帮助认知世界

在没有学会使用工具进食的时候,孩子们都是用手抓饭。

米饭、蔬菜、馒头、水果……孩子通过用手触摸不同的食物,可以感受到温度、湿度、冷热、质地等等不一样的触觉体验,进而提高触觉区辨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认知这个世界。

➤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从刚开始用手吃饭,到学会用勺子,用筷子,在孩子能力养成的同时,他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也会油然而生。

相反,如果家长事事亲力亲为,代替孩子去做,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孩子又如何获得成就感,建立自信心呢?

我们可以给孩子喂到三岁,那三岁后孩子进入幼儿园以后说不定会因此遇到更多的挑战,倒不如父母尽早学会放手。

实际上,只要父母能够放下怕脏怕他吃不好的顾虑,想让孩子学会自主进食并不难,从8-10个月我们就可以开始帮助他们培养。

02 三个方法 培养孩子自主进食

这个过程,家长只需记住八个字就够了:循序渐进,科学放手!

❶ 有效利用“抓握敏感期”

孩子在七八个月大的时候,会进入「抓握敏感期」。这阶段家长就会发现他会主动抢大人的勺子,自己用手抓碗里的食物。

这个信号就是在告诉各位家长,可以开始锻炼宝宝的抓握能力了,为日后轻松用勺打基础。

等到一岁后,宝宝手眼协调能力增强,会出现想要自己动手用餐的意愿,这时候就可以让孩子试着用勺子吃饭。千万不要因为嫌他吃饭慢,弄得脏就出手“帮助”。

❷ 增加趣味性,建立仪式感

可以让孩子参与到做饭的过程中,比如买菜、洗菜等等,让他享受过程中的乐趣。

同时,在食物的摆盘方式上可以多下功夫,比如将食物摆成动物或者植物的形状,提高孩子的食欲。

当然,我们也可以建立一些小仪式,比如饭前洗手,给孩子专属餐具,在固定的餐桌上吃饭等。不过要注意一点,不要在吃饭的时候打开电视或者手机,影响孩子专注进食。

❸ 过时不候,建立时间观念

假如到了饭点,孩子怎么都不吃饭或者只吃一点点,这时候家长也不要追着喂,可以心平气和地告诉他如果这个时间不吃饭,那就只能等到下一个饭点才可以吃东西,期间也不可以吃水果,吃零食。

前期一定要「狠心」,不要立了规矩又打破,这样不仅会前功尽弃,更会让孩子觉得你言行不一,也不必遵循你制定的规则。

总之,家长要试着佛系一些,让孩子主动去探索,探索的过程既是试错的过程,也是提高能力的过程!

关注老岳,一起科学育儿~

本文由 导航巴巴-分类目录-网站提交-网站收录-亿梦网络 发布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dh88.cn/details/4883.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