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新闻 > 清明假期要到了,是踏春的好时节,但假期只有一天……
清明假期要到了,是踏春的好时节,但假期只有一天……
查看次数:351 次 发布日期:2023-04-05 来源:大J小D

清明假期要到了,是踏春的好时节,但假期只有一天,问娃想去哪儿,答案又是动物园!

逛了那么多次,那么多次,真的还想去?陪小D刷了这么多年动物园,我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今天就专门给大家好好讲一讲,动物园到底怎么逛出深度,把门票花得物超所值。走起!

要说在前头的是,虽然说要逛出深度,但千万千万别按着头教育,带娃出去玩,快乐肯定是占第一的。

记得有一次我带小D逛动物园,就见到过这样一幕。一个妈妈带着五六岁的孩子,妈妈呢,一个劲地抓孩子考:“这是什么啊?天鹅,你学过一首诗就是关于鹅的,还会不会?”

那个孩子呢,却不耐烦极了,“你老是问问问,能不能别问了!”

背诗哪里都能背,花个几百的门票钱跑动物园来“诗文朗诵”真的大可不必。投入地感受自然,亲近小动物,不也是学习么。而且孩子们在动物园,总是会有好多好多的疑问,比如“啄木鸟会不会脑震荡呀?”、“小熊猫的妈妈是大熊猫吗?”。

大家千万不要觉得幼稚,这正是因为他们是带着热切的好奇心来的呀,抓住这个机会,和孩子一起探究,顺便展开了聊聊,就是不虚此行了。

比如猴子相互翻弄彼此的皮毛给同伴“捉虱子”,其实是在寻找同伴身上的盐粒;被河马用尾巴打圈拉便便的样子逗得哈哈大笑,其实它是在宣誓领土呢。

想深度游,就得慢下来,慢慢看。

最简单的,就是从动物园的地图入手。在计划出行前,先从官网下一张地图打印出来。和孩子一起看地图,聊一聊,有哪些动物是他特别想看的,有哪些活动是这次特别想体验的,然后在地图上找到它们的位置。

并且顺着路线画一画连一连,设计出他心中最合理的逛园路线~(小一点的娃,家长注意多引导,多给出一些建议)

给孩子掌控权,不仅让他们对动物园之行更有期待和自主感,要按照位置和场馆时间,来规划路线也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统筹能力。而且,让孩子带着咱们逛,当爸妈的也可以有今天随便跟着就好的放松局啦。

要让孩子更深度地了解这些动物,再分享一个我和小D经常玩的“从书本走进现实”的游戏,就是只逛一个主题,从书本走进现实。 比如,1岁左右的孩子,最简单的主题就是“配对游戏”,去寻找他们在绘本里见到过的动物。

不要小看了这样的游戏,它要求孩子调用之前的知识记忆,还要去学会配对。并且开始对“二维”和“三维”建立联系,这些都是今后特别重要的学习技能。

3岁左右,孩子已经开始看科普书了,就可以把书上看到的知识拿到动物园去观察验证了。我会先带小D看书预热,然后选择她最想实地去看的一类动物为主题。比如爬行类的龟、蛇、蜥蜴、鳄鱼等等,猫科动物老虎、狮子、豹子等等。

看书的时候,我也会有意识地引导她去观察它们的身体构造、生活习性、生存环境等信息。然后告诉她,“我们周末去了动物园记得去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设定这样的主题,就是引导孩子通过观察来验证书本知识,同时也是强化对书本知识的记忆。这个验证能力特别重要,孩子独立思考、批判能力的养成就是要让孩子有“眼见为实”的实践精神。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把逛动物园当做一次寻宝大冒险,设置各种挑战任务,引导孩子在探索中仔细观察。

小一点的娃,可以准备任务卡,放进小背包里,按任务卡上标识的特征,来找动物。比如,根据动物的颜色,动物的“衣服”(花纹),动物的食物、动物的居住地等等,来玩配对游戏。这种素材,某宝上有很多,动手能力强的妈妈和娃,也可以自己手绘一些小卡片。

或者也可以不带纸,玩一场动物模仿大挑战。让孩子模仿观察到的动物的行为,或者叫声。然后拍下来留念。

大一点的娃,还可以加深难度,就以动物的“衣服”举个例子:

动物的“衣服”里还藏着许多名堂呢!有些动物的“衣服”是毛皮,有些动物的“衣服”是羽毛,有些动物的“衣服”是鳞片……另外“衣服”的花纹、质地、构成,也都与动物的生存策略紧密相关。

咱们可以选择其中一类,比如“搜集”衣服是毛皮的动物,看看他们的毛皮有啥区别,再猜一猜这样的衣服到底有啥用呢?

你看,北极熊的白色皮毛,是为了在冰天雪地里隐藏自己;刺猬的皮毛,是它的防身盾牌;海獭梳理毛发的时,会分泌一种油脂,涂在皮毛上,起到防水的作用……

这样的游戏,不仅能充分调动起娃的好奇心,也能在探索中,不断启发思考,收获满满。

看了这么多,相信你已经准备好怎么带孩子逛动物园了吧?

那还等什么,这个清明节或者周末就走起吧~

发布于:上海

本文由 导航巴巴-分类目录-网站提交-网站收录-亿梦网络 发布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dh88.cn/details/5703.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