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旅途中,语言总是先于我们的人生体验……
在人生的旅途中,语言总是先于我们的人生体验。
比如:“爸爸”和“妈妈”这两个词汇。
当一个孩子刚刚会用语言来表达“爸爸”和“妈妈”的时候,这两个词汇里面所能代表的内容,还是极其苍白和空洞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里面的内容就会逐渐丰富起来,慢慢地装入孩提时代自己的爸爸妈妈,少年少女时代自己的爸爸妈妈,青春时期自己的爸爸妈妈,成人时自己的爸爸妈妈,结婚时自己的爸爸妈妈,然后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也成为了别人的爸爸、妈妈,人到中年时自己的爸爸妈妈,已经步入老年生活时的爸爸妈妈,最后永远离开我们的爸爸妈妈……
连“爸爸”“妈妈”这样最普通、最简单的词汇,也要等到我们自己步入老年生活的时候,才能真正完成对“爸爸”“妈妈”这两个词汇最完整的定义,让这两个词汇拥有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真正领悟到这两个词所代表的人生意义。
特别要强调的是,这两个词汇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其中定义是变幻万千的,甚至不排除所定义的内容带来的全部都是一些负面情绪。
只有当我们年老之时,当脑子里再浮现出“我的父亲母亲……”这种内心语言的时候,这几个字所带来的那种丰富厚重的感受,与我们孩提时代所叫唤出来的“爸爸”“妈妈”相比较,一个轻如鸿毛,另一个已经重于泰山,里面已经包含了千言万语又万语千言,包含了千山万水复万水千山。
所以,任何语言和词汇最初都不过只是一些概念,都是先于人生的真实体验抵达我们的生命之中的,等到我们体验丰富过之后,好多的语言和词汇才开始变得有血有肉,变得充盈、饱满和厚重,我们才开始沉默着走向真正的自己,透过这些丰富的内心语言才看清楚自己。
———《半山文集》
发布于:四川
本文由 导航巴巴-分类目录-网站提交-网站收录-亿梦网络 发布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dh88.cn/details/6404.html
标签:
育儿新闻
最新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