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新闻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设在科研院所里的“特区”,助力青年科研人才在“迷雾”中寻找新路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设在科研院所里的“特区”,助力青年科研人才在“迷雾”中寻找新路
查看次数:122 次 发布日期:2023-05-17 来源:新闻滚动

转自:劳动报

科技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基础研究打下的地基。“25-35岁上下是科研创造的一个黄金年龄,年轻人有想法、有冲劲,但缺乏一些经验和履历,难以获得一些大项目的支持。”作为复旦大学“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目前最年轻的入选者,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刘春森在项目资金和招生上的难题被一一化解。

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上海主题采访活动中笔者了解到,“基础研究特区计划”试点实施两年来,推动了一批前瞻性项目“从0到1”的发展,也为优秀青年科研人员的职业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团队的支持。

选好问题,选好人

2021年,上海在全国率先设立“基础研究特区”,赋予特区充分自主权,支持特区自由选题、自行组织科研、自主使用经费,探索科研组织管理机制创新,营造更适合基础研究的小环境。

复旦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徐晓创介绍,复旦大学作为第一批“基础研究特区”,遵照“选好问题”和“选好人”两个原则,聚焦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鼓励高质量基础研究科学问题凝练和提出,重点支持具有原创思想的45岁以下的青年科研人员、非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

为了给予好项目更多的机会,复旦还优化了项目申报的管理方式,不按院系或学科限额设置申报比例限制,减少按照体量分配的人为影响;同时还简化了申报材料。聂明教授指出,以往申请项目需要准备四五十页的文本,而申请基础研究特区计划,只需准备三四页的介绍,讲明白项目的核心和原创新即可。

刘春森2021年刚入职时,还没有获得招收博士生的资格,带着三位学弟就做起了科研。他回忆起职业生涯的开始时坦率地说:“做科研还是有点捉襟见肘的。”

基础研究特区不仅给予入选项目资金支持,还通过研究生招生政策、考核制度、专任科研岗位聘用等政策,提供了一系列特殊化的支撑条件。

得到基础研究特区支持后,刘春森的科研项目获得了400万元的项目资助,远高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能申请到的金额;同时,他还取得了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资格,迅速建立起了一支拥有11名博士的科研团队,让他能更加从容地进行优质研究。

截至目前,复旦大学已遴选资助了37项瞄准原创前沿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项目,涵盖生命医学、物质科学、数学等领域。入选者入选时平均年龄为37岁,最年轻的只有29岁。

自由探索,百花齐放

在刘春森看来,给予基础研究资金支持有些像“风险投资”,因为原创性、颠覆性的前沿基础研究具有长期性、高风险和不确定性等特征,启动时往往难以明确研究路径,就像是在迷雾中进行探索。

与其他项目不同,基础研究特区计划允许失败,并没有对项目的产出制定明确的目标,并且在研究方向、资金使用等方面给予了负责人充分的自主权。

“基础研究的技术路线是不固定的,如果发现了更好地研究路线,需要购买另一台设备来支撑研究,预算肯定也要随之变化。”刘春森介绍,在基础研究特区,项目经费可以随着需求合理变动,并且两三天就能完成审批,而以往,设备费的调增是很难实现的。鼓励自由探索,不限技术路线,这正是基础研究特区设立的初衷。

目前,上海已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上海分院、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等6家科研院所设立“特区”,以5年作为一个周期对试点机构的基础研究进行稳定支持,单个项目经费在100-1000万元不等。

各“特区”充分发挥科研自主权,根据自身特色,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工程中的基础科学理论和科学问题,以及上海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开展了100多个基础研究项目。

头图为徐晓创介绍复旦大学基础研究特区计划。于玘珺 摄影

本文由 导航巴巴-分类目录-网站提交-网站收录-亿梦网络 发布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dh88.cn/details/6959.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