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新闻 > 在清华读完本硕博,这位“院士弟子”当了电工……
在清华读完本硕博,这位“院士弟子”当了电工……
查看次数:105 次 发布日期:2023-05-26 来源:北京日报

在清华读完本硕博,这位“院士弟子”当了电工……

身穿灰色工装

一手拿着电动螺丝刀

一手摆弄着万用表

……

乍看上去

谢邦鹏就是个典型的

一线电力工人

没人能猜到

他本硕博都毕业于清华大学

师从中国电气工程领域泰斗级学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强

是 “三清博士”“院士弟子”

藏起这些所谓的“光环”

是谢邦鹏自己的选择

15年前

他推掉不少高薪

高福利的工作机会

选择成为国家电网

上海浦东供电公司

一名基层员工

“我喜欢在一线工作

那里有我成长需要的土壤。”

他从小就想当工程师

知道心中的创意和奇思妙想

要转化为现实

最需要的是什么

“实践要多一些,越多越好”

自己的学生做了电工

卢强院士什么态度?

“青年才俊扎根于生产一线

不但不是轻用人才

反而是锻炼和造就

能担当未来大任的精英之正道

有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更有利于促进学术界

和产业界的沟通与交汇。”

老师生前的教诲

谢邦鹏一直记在心里

“三清博士”到了基层一线

也能轻松成为“尖子生”吗?

谢邦鹏一直记得

2009年年初

他跟着班组师傅

到设备抢修现场排查故障

他对照图纸检查了每个回路

却一直没查出原因

师傅上手后

分秒之间就解决了问题

自信受挫的谢邦鹏

决定给自己“清零”

一切从头学起

他花了大量时间钻研技能

是班组里拧螺丝、接线头

看图纸、做笔记最多的人

三年后

因为理论和专业能力都出色

他被任命为继电保护班的班长

“清华学霸”终于成了“电工班长”

一线的实践经验

果然是各种创新发明的沃土

在日常的变配电站验收工作中

谢邦鹏发现在大电流试验中

短接开关柜出线连接排时

没有合适的专用短接工具

只能采用自制的临时工具

不仅接触不牢靠

还有触电风险

面对难题

“三清博士”谢邦鹏变身“电博士”

他从晾衣夹上获得灵感

发明了安全省时、能一秒接入的

大电流试验万用组合短接工具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和2014年度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上海迪士尼灯光秀。

一般人可能搞不清

这项发明到底先进在哪里

不过,我们只要知道

在上海迪士尼供电

进博会保电等任务中

都能用得上它

就足够了

第五届进博会人工智能专区的机器人表演。(拍摄于2022年11月5日)

此后,“电博士”又取得了

一系列让人“不明觉厉”的成果——

2013年,谢邦鹏参与打造了

全国首个高可靠性示范区

依托一系列创新

推动浦东陆家嘴区域

供电可靠性达99.999%以上

2015年2月

“谢邦鹏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

他带着工作室的同事们一起

累计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6项

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4项

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7篇

荣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37项

……

2018年4月起,谢邦鹏成为

张江科学城能源服务中心

团队的带头人

为满足会聚张江的高科技企业

和研发机构对能源的多元化需求

他创新性地提出

“能源管家”服务模式

建立“云平台”

用一张布满数据的大屏幕

实时管理“各家”的用能情况

手拿“万用表”的谢邦鹏

能服务高科技企业

也能守护万家灯火

2020年

谢邦鹏带领团队

为辖区内的发热门诊医院

开展隐患排查

保证供电万无一失

赶上紧急增容供电的任务

他就亲自上阵

“当天完成核定容量

当天方案正式答复

当天完成出图

一周内,外线工程施工条件

全部到位”

这是一个“博士工匠”的

匠心、决心和责任心

此后,谢邦鹏团队

又基于大数据分析

形成了复工电力指数

电力经济指数等

一系列数字产品

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多年的探索

让他看到了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

在创新实践中的生命力

现在的谢邦鹏正和同事一起

推动新型电力系统

和能源互联网升级落地

2019年,谢邦鹏

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和优秀校友的身份回到母校

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致辞

他的主题是:“自强不息

在平凡中不断超越”

从毕业到今天

谢邦鹏从不认为

“三清博士”和“电力工人”

两个身份之间有什么“违和感”

“有理想守信念

懂技术会创新

敢担当讲奉献

这是我们

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使命和担当。”

他这样说

本文由 导航巴巴-分类目录-网站提交-网站收录-亿梦网络 发布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dh88.cn/details/8005.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