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新闻 > 学生去学校干什么
学生去学校干什么
查看次数:136 次 发布日期:2022-11-22 来源:中国教师报

上学这件事情很容易被等同于上课,上课之余需要休息与锻炼,因此从乡村到大都市,校园基本呈现出相同的样态,几栋基于功能分区的单体建筑,比如教学楼、实验楼、艺术楼等,外加田径场,有的还有宿舍楼和食堂;还有的学校为避风雨,用连廊把这些单体建筑连接起来,让单体建筑从“三”字形进化为“工”字形,甚至“回”字形。我曾戏称校园建筑设计师是“三字之师”。

建筑师们喊冤,说绝大多数校长所能提交的施工“任务书”无外乎“各种屋子的数量”,而鲜有对建筑承载的“逻辑、关系、理念”及使用建筑的“人物、目的、场景”的说明。

校园不应该只是一堆“屋子”的组合。屋子的本质是封闭和隔断,强调的是独立的功能,越单一、越封闭就越专业。没有“关系”的空间只具有物理价值,而不可能具有教育意义。因此,校园空间设计的专业性就在于将一个个独立的屋子真正变成一个整体的校园,在校园里重要的是“关系”:这个空间与那个空间的关系,这群人与那群人的关系,这段时间与那段时间的关系……其本质应该是开放和连通。

很喜欢歌曲《童年》所唱的:“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隔壁班的那个女孩,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学生喜欢的校园,一定是所有的空间都与他有关系。学生到学校要做许多事情,这些事情都是在“交往”中发生、进行并完成的。

第一,人与人的交往。这一交往包括同班同学之间,不同班级、不同年级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甚至与校外人员之间的交往。

第二,人与故事的交往。人与自己的故事、与别人的故事、与老旧的校园故事、与新鲜的校园故事之间要有交往……好学校一定是有着层层叠叠的新老故事,好教育一定要让这些故事与每个人发生关系。比如,校史馆不该是一个可以独立上锁的屋子,应该让校史就在师生的身边、眼前。

第三,人与自己的交往。人需要有独处的时间和空间,孩子也不应例外。校园建筑需要给孩子留下可以独处的空间,要给孩子发呆的机会,让他们能够专注于自己的事情。

北京四中明确要求学生做18件事:读书、听讲、写作、演讲、交友、对话、劳动、行走、社团、选修、研究、领导、锻炼、尝试、挑战、服务、获奖、坚持。不仅是北京四中的学生,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上课之外丰富多彩的自我设计和需求,只是不一定都能表达出来,校园空间设计就要为孩子在学校里遇见和发生这些事情提供空间条件。

住酒店不仅是睡觉,逛商场不仅是购物,倘若只是为了有鱼吃,又何须“独钓寒江雪”呢?校园也一样,既要满足上课需要,也要让学生有意外的收获,还要让那些不太想上课、怎么努力也考不出高分的孩子能够带着满满的收获毕业。教育的军功章里,也有校园空间设计的一半,甚至是基础性的那一半。

“学生为什么要去学校”“学生去学校干什么”“我们希望学生在学校里干些什么”……这是不太容易思考明白的事情,更不是校长或建筑师可以闭门造车和纸上谈兵的,我们要用“孩子的眼光”去换位思考,去亲身体验,答案未必是唯一的,但必须是真实的。否则,我们容易把校园建成一座座整齐的“工厂”,让人生厌;也容易把校园建成一座座花哨的“乐园”,华而不实。这是两个极端,其错误的根源就在于没有想好“学生去学校干什么”。

(作者系北京四中雄安分校执行校长)

本文由 导航巴巴-分类目录-网站提交-网站收录-亿梦网络 发布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dh88.cn/details/1513.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