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比预料的时间早到,就像自带光环的天使一般,吸引了更多的关注。你注定要和时间赛跑,成长路上迎接更多风暴,甚至还要和命运过过招。但我们用爱为你筑起坚固壁垒,去创造生命的奇妙。
——《加油,宝贝》
大山(化名),是一名34周出生的早产宝宝。在日复一日的照料中,妈妈发现他的能力和其他小朋友比起来差了不少。到了纠正7个月时还坐不直,每次都弯着腰玩玩具。头颅核磁报告提示髓鞘化延迟、脑室增宽、硬膜下出血等,妈妈为此十分焦虑。刘维民主任建议带大山到线下中心训练,妈妈想着试一试也好。
(图片源自网络)
第一次上课时,大山的纠正月龄已经7个半月了。训练师要根据他的实际能力制定训练计划,所以第一节课以运动评估、沟通和初步建立感情为主。大山到了新环境有些认生,哭闹了一小会就被训练师手里的玩具吸引住了。
在用玩具逗引的过程中,训练师发现他的四肢活动时较紧张、张力会轻度增高,头控和翻身能力不错。但正如妈妈所说,大山仍然是弓背坐的姿势、动作不协调的腹爬只能爬3-5步、从坐到趴爬的体位转换能力达不到、不能四点撑和扶站。整体运动能力在6个月水平左右,和纠正月龄相比落后了一个半月。
)
拆解训练目标
针对大山的情况,训练师制定了短期和远期目标,一个月内学会四点爬和体位转换,2个月内学会独站,最终学会独走。
大山的四肢较为敏感,有外界刺激时会容易紧张,所以在第一周的课程中,除了基础能力训练,训练师会加入脱敏、肌肉放松以及关节活动的训练。一周后,大山的肢体放松下来,主动活动也多了。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训练时也要尊重孩子。和大山建立良好的感情,也是训练师的任务。大山很喜欢听儿歌,训练师化身“儿歌能手”,每次都唱满整节课。大山配合度高了,上课的效率也高了。
)
舒缓妈妈的情绪,也很重要
大山的妈妈是一名高龄产妇,大山的早产和能力不足让她焦虑、紧张的情绪明显。上课的时候,妈妈会一直陪在旁边,但是皱着眉不说话。下课后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宝宝这种情况严重吗?能不能学会走路?对大山进行系统的训练很重要,但是对妈妈的开导更重要。
“站走是大山的远期目标,这个不好去预判,但是如果我们将大目标化成小目标,逐一击破,那就能看到宝贝的进步。现在慢不怕,只要在进步,最终都会得到你想要的”。训练师向妈妈耐心地解释。
每次课后,训练师都要花时间向妈妈解释训练要点、大山取得的进步以及回家后的训练重点。
课上,大山和训练师的互动多了,和妈妈的互动也多了,还会用他的方式和妈妈去沟通。课后,妈妈也严格完成训练师留的“家庭作业”。渐渐地,妈妈的笑容多了,心态也稳定了许多。
)
随风潜入夜|进步在发生
第二周,大山腹爬动作协调、出现四爬动作和体位转换;
第三周,大山学会四爬;
第五周,大山可以扶站、扶走;
第七周,大山出现独站动作;
第八周,大山可以独走3-5步;
第十周,大山可以独走2-3米;
第十二周,大山可以稳稳独走、独自上下坡迈小障碍物;
)
三个月过去了,大山纠正月龄已经10个半月,他的大运动能力不仅进步明显,语言也在突飞猛进。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鸭鸭等简单叠词可以说出20多个,简单指令比如:把玩具给我、蹲一蹲都可以听得懂。甚至有很多能力超过了同龄宝宝。
在机构里有训练师对大山进行专业系统的训练,在家中妈妈持之以恒地超额完成家庭作业,机构和家庭的双向干预,加上大山自己的努力,才让他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为爱而生,传递希望。
免责声明:本文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代替任何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医学问题请向医生咨询。
发布于:北京